《新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五單元第3課《能源》教案教學設計》這是一篇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希望能對您的生活工作得到幫助。
蘇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第五單元 神奇的能量
第三課 能源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不同的能量。
2.能夠區分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的能量。
科學知識:
1.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
2.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區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意識到能源的重要性。
2.能保護不可再生性能源,開發新能源。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改 進
一、導入
出示P47的圖片。
師問:請指出圖片中的物品名稱。
學生回答圖片中和物品名稱。
問:這些物品都利用了哪些能量?
請學生回答。要求說得明白具體,并一一對應,不能隨便說。
師小結:生活中,有許多物品都利用了能量,而我們把能產生能量的物品稱為能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能源一課。
二、新課
1.了解能源的來源
師問:在生活中,我們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哪里來的?
學生可以盡情地說,師要有規律地板書在黑板上。
師問:同學們說了這么的物品,你們找找看,它們之間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并給它們分分類?
學生討論并匯報。
師小結:我們生活或生產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來自煤炭、石油、太陽能、風能等這些能源。但它們有著很大的區別,像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它們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稱為不可再生性能源,像太陽能、風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稱為可再生能源。
師問:對于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
學生表達自己對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的理解。
2.了解能源的重要性
請學生閱讀P48的資料,并思考你有什么啟發?
學生閱讀資料。
請學生說說對閱讀資料后的想法。
師小結:人們在生活生產中都離不開能量,而其中礦物燃料所占比重相當大,而這些能源都是要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形成,這些能源只要用一點就會少一點,這些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有的能源已面臨到枯竭的危險。所以,我們在使用能源時要注意保護這些能源,并且多開發一些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
3.制作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書中的一種再生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自行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動手操作自己的作品。
一、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科學探究、科學知識) 1.能夠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不同的能量。能夠區分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的能量。
2.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區別。
3.能意識到能源的重要性。能保護不可再生性能源,開發新能源。
教學重點:
了解能源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應運的基本情況 教學難點:
做太陽能灶時將鋁箔平整的貼在碗內壁
二、課前準備
教師:
課件、有關圖片 學生:
三、教學過程(含課后活動)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構思與調整
一、導入新課
1.出示P47的圖片。
師問:請指出圖片中的物品名稱。
問:這些物品都利用了哪些能量?
請學生回答。要求說得明白具體,并一一對應,不能隨便說。
師小結:生活中,有許多物品都利用了能量,而我們把能產生能量的物品稱為能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能源一課。
學生回答圖片中和物品名稱。
二、了解能源的來源 師問:在生活中,我們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哪里來的?
學生可以盡情地說,師要有規律地板書在黑板上。
師問:同學們說了這么的物品,你們找找看,它們之間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并給它們分分類?
師小結:我們生活或生產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來自煤炭、石油、太陽能、風能等這些能源。但它們有著很大的區別,像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它們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稱為不可再生性能源,像太陽能、風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稱為可再生能源。
師問:對于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
學生表達自己對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的理解
學生討論并匯報。
三、了解能源的重要性
請學生閱讀P48的資料,并思考你有什么啟發?
師小結:人們在生活生產中都離不開能量,而其中礦物燃料所占比重相當大,而這些能源都是要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形成,這些能源只要用一點就會少一點,這些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有的能源已面 學生閱讀資料。
請學生說說對閱讀資料后的想法。
臨到枯竭的危險。所以,我們在使用能源時要注意保護這些能源,并且多開發一些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
四、制作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書中的一種再生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自行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動手操作自己的作品。
板書設計 能源
四、教學后記(反思)
3、能源
教學內容
課本第57-59頁 能源
教學目標
1、能夠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不同的能量。能夠區分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的能量。
2、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區別。
3、能意識到能源的重要性。能保護不可再生性能源,開發新能源。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能源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應運的基本情況。
難點:做太陽能灶時將鋁箔平整的貼在碗內壁。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太陽能灶具的材料,制作小水輪的材料,課件。
學生準備:制作小水輪的材料。
預習提綱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檢查預習:課前讓大家圍繞家中使用能量展開調查,請展示自己的清單,全班交流。
2、提問:我們家中使用的能量大多是從哪里來的呢?
3、師生進行討論
4、展示課本57頁的圖,尋找圖中利用的能量是什么?
5、談話:家中的和工農業生產中使用的能量大多來自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物燃料,它們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稱為“不可再生能源”。還有一些能源是可以再生的,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它們被稱為“可再生能源”。
二、了解不可再生能源的現在現狀。
1、閱讀教材第58頁的資料。
2、談談你的感想。
三、學習利用可再生性能源
1、談話:像煤、石油、天然氣、木材這樣的都是不可再生性能源,還有一些能源像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它們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是可再生性能源,利用它們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我們來試一下。
2、教師演示制作的小水輪和太陽灶。
3、各小組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書中的一種再生能源的模型。
4、各小組自行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5、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動手操作自己的作品。
6、展示完畢,學生談談自己對可再生性能源的感受。
四、總結拓展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板書設計
3. 能源
可再生性能源:
不可再生性能源:
教學反思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可再生性能源和不可再生性能源,誰能給大家說一說我們常見到的可再生性能源和不可再生性能源都有哪些?
二、認識可再生性資源的利用
1、談話:我們知道,水能能推動石磨運動,光能能加熱物體,那我們來動手看一下為什么我們稱它們為可再生性能源。
2、學生分組討論選擇實驗。
3、學生領取實驗用具進行實驗。
4、活動結束后談談對可再生性能源的感受。
三、延伸拓展
設計一個利用太陽能工作的方案。
準備材料:鋁箔、瓷碗、掛鉤、土豆塊
步驟:
1、把鋁箔放入瓷碗中,整理平整,碗中間剪開一塊鋁箔,將過夠固定在上面,再將土豆塊穿在鉤上。
2、將裝置放在陽光下,仔細觀察土豆塊發生的變化。
3、記錄土豆塊的變化。
實驗結果:
土豆塊發熱萎縮。
實驗結論:
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無污染的天然能源。
實驗結果在生活中的應用:
1、太陽能熱水器
2、太陽能路燈
3、太陽能計算器
四、課后延伸
繼續收集有關能源的資料,關注能源問題。
限時作業
板書設計
3. 能源
學習利用可再生性能源
1、利用太陽能
2、利用水能
教學反思
新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五單元第3課《能源》教案教學設計這篇教案共9532字,適合用于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教學學習。
相關文章
《新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五單元第2課《能量的轉換》教案教學設計反思》:用電器是一種能量轉化器,可以把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利用電能向其他能量的轉化,使人類社會有了極大的進步;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互相轉化。?
《新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五單元第3課《能源》教案教學設計》:我們生活或生產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來自煤炭、石油、太陽能、風能等這些能源。但它們有著很大的區別,像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它們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稱為不可再生性能源,像太陽能、風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稱為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