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例的基本性質(新授)教案》這是優秀的教學設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作業內容
教學內容:教材第38—39頁的例4,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七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認識比例的“項”以及”“內項”和“外項”。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2、應用比例的意義或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溫故預習
1、叫比例。
2、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1/3∶1/4和12∶91∶5和0.8∶47∶4和5∶380∶2和200∶5
因為,所以
因為,所以
因為,所以
因為,所以
二、課堂助學
(一)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自學,并完成填空
(1)()叫做比例的項。
(2)()叫做比例的外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3)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的形式,你還能指出它的內、外項嗎?出示:3/5=18/30
(4)已經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規律或者性質,有興趣嗎?
師:剛才,你們是根據比例的意義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斷的。老師不是這樣想的,可很快就判斷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告訴你們,老師是運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的。
揭示課題:比例的基本性質
(二)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
1、提問:你能根據圖中的數據寫出比例嗎?
(1)引導學生寫出盡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書,同時說出它們的內項和外項。
6:4=3:24:6=2:34:2=6:33:6=2:4
(2)引導思考:仔細觀察寫出的這些比例式,你能否發現有沒有什么相同的特點或規律呢?
2、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探究規律。
(板書: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3、驗證:是不是任意一個比例都有這樣的規律?
?、耪n件顯示復習題(4組):
1/3∶1/4和12∶9;1∶5和0.8∶4;7∶4和5∶3;80∶2和200∶5
學生驗證。
?、茖W生任意寫一個比例并驗證。
教師將學生所舉比例故意寫成分數形式,追問:哪兩個是內項,哪兩個是外項,讓學生算出積并結合回答板書。通過交叉連線使學生明確:在這樣的比例中,把等號兩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結果相等。
師:這是一個比例嗎?(板書:3∶2=5∶4)
引導學生得出:3∶2和5∶4這兩個比是不能組成比例的。因為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板書: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侨绻米帜副硎颈壤乃捻?,即a:b=c:d,那么這個規律可以表示成什么。
板書:ad=bca/b=c/d
三、同步訓練
1、“試一試”: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如能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3.6:1.8和0.5:0.25”
()×()=()
()×()=()
讓學生自己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分別算出外項和內項的積。
如果能組成比例就寫出這個比例式。
提問:3.6:1.8和0.5:0.25能組成比例嗎?說出寫出的比例的內項和外項分別是幾。
2、根據“2×9=3×6”寫出比例
指導學生有序的寫出比例
3、練一練:哪一組中的四個數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1)6、4、18和12(2)4、5、6和8
學生嘗試練習。
交流討論。使學生明確:可將四個數分成兩組,根據每組中兩個數的乘積是否相等作出判斷。
(3)你能補充一個數,并組成比例嗎?
2、4、6、()
4、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1.5:3=():4
12:()=():5
先讓學生嘗試填寫,再交流明確思考方法。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真行!不僅探索發現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還能自覺地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去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去求比例中的未知項。
比例的基本性質(新授)教案這篇文章共4561字。
相關文章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部編版6篇》:第1篇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部編版 一、導入新課 1、背誦《憶江南》,引入古詩詞意境?! ?、出示《漁歌子》,介紹張志和?! 。▽τ诒臼自~的作者要詳細了解,更能體會詞的內在深意,繼而為體會詩人的人生志趣鋪墊?!?/p>
《正比例教學設計一等獎6篇》:第1篇正比例教學設計一等獎 教學內容: P47~48,例7、正、反比例的比較?! 〗虒W目的: 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系和區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律,能正確運用?! 〗虒W過程: 一、復習 判斷下面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