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表》這是優秀的教學設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作業內容
教學設計及反思
執教教師 | 劉德平 | 年級 | 六年級 | 執教日期 | 2018年4月16日 上午第1節 |
教學內容 | 比例的基本性質 | 課型 | 新授講解課 | ||
教學過程 | |||||
一、復習導入 1、我們已經認識了比例,誰能說一下什么叫比例? 2、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下面的比能否組成比例。 0.5:0.25和0.2:0.4∶和12∶91∶5和0.8∶4; 7∶4和5∶380∶2和200∶5 (一是看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同,二是看他們化成最簡比是否相同) 3、今天老師將和大家再學習一種更快捷的方法來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板書:比例的基本性質 二、探究新知 1、教學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同學們能正確地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請同學們翻開教材第41頁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項、外項和內項。(學生看書時,教師板書:2.4:1.6=60:40)讓學生指出板書中的比例的外項和內項。學生回答的同時,板書: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例如:2.4:1.6=60:40 外項內項學生認一認,說一說比例中的外項和內項。 2、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出示例1、 (1)教師:比例有什么性質呢?現在我們就來研究。(板書:比例的基本性質) 學生分別計算出這個比例中兩個內項的積和兩個外項的積。 教師板書: 兩個外項的積是2.4×40=96 兩個內項的積是1.6×60=96 (2)教師:你發現了什么, 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存在這樣的特點呢?學生分組計算前面判斷過的比例。 (3)通過計算,我們發現所有的比例都有這個樣的特點,誰能用一句話把這個特點說出來?(可多讓一些學生說,說得不完整也沒關系,讓后說的同學在先說的同學的基礎上說得更完整.) (4)最后師生共同歸納并板書: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教師說明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5)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質又是怎樣的呢? 指名學生改寫2.4:1.6=60:40 這個比例的外項是哪兩個數呢?內項呢? 當比例寫成分數的形式,等號兩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的積 怎么樣?(邊問邊畫出交叉線) 強調: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的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質就是等號兩端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的積相等。以前我們是通過計算它們的比值來判斷兩個比是不是成比例的。學過比例的基本性質后,也可以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 下面的四個數可以組成比例嗎?把組成的比例寫下來。(能寫成幾組就寫幾組) 5、8、15和24 三、總結 通過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知識?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做什么?通過以上學習,大家一定進一步了解比例了吧? 四、作業布置: 1、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3:4和6:8能不能組成比例。 2、先應用比例的意義,再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判斷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9和9:12 0.5:0.2和: 1.4:2和7:10 五、板書設計: 比例的基本性質 例1、2.4:1.6=60:40 兩個外項的積是2.4×40=96 兩個內項的積是1.6×60=96 2.4:1.6=60:40 |
教后反思 |
1、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的能力。在學生學過比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比例認識的教學。先講授比例的意義,再講授比例的基本性質,并根據這個基本性質講授解比例。我在講授這部分知識的時候,通過復習求比值,找出比值相等的比,為講授比例的意義做好鋪墊工作。然后通過例題,得出兩個比的比值相等,從而概括出比例的意義,再利用比例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我讓學生寫出比值相等的比,再組成比例,目的在于加深學生對比例意義的認識和理解。 2、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認知能力。在認識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時,我讓學生看書自學,然后讓他們自己說說比例里各部分的名稱,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認知能力。 3、培養學生人創建能力。創設探究空間,經歷探索過程,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質。我大膽地組織學生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利用新鮮有用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進行了有效的探究。 |
《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表這篇文章共4612字。
相關文章
《高中歷史教學案例一等獎11篇》:第1篇高中歷史教學案例一等獎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記住“絲綢之路”的起點和大致走向,以及中國與歐洲開始直接交流的時間?! ?、理解“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認識“漢委奴國王”金印
《集體舞一等獎教學5篇》:第1篇集體舞一等獎教學 設計思路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兒園里,和孩子們一起跳集體舞,主要目的是讓他們感受舞蹈的樂趣以及人際交往的快樂。三月,春暖花開的時節,小蜜蜂是孩子們常見也很喜歡的小動物,這一內容很